夏季备考初级会计犯困怎么办
夏天备考初级会计,简直是场“生理与心理的双重考验”。窗外的蝉鸣吵得人脑壳疼,教室里的风扇转得慢悠悠,手里的《初级会计实务》翻到“长期股权投资”那页,眼皮就开始打架——明明昨晚睡了7个小时,怎么一到书桌前就困得像只刚晒完太阳的猫?
其实,夏季备考犯困不是你“懒”,更不是“学不进去”,而是身体和环境在悄悄“拖后腿”。今天咱们就从“为啥会困”聊起,给你一套能立刻上手的“防困通关秘籍”,帮你把夏天的“备考劣势”变成“超车优势”。
先搞懂:夏天备考,为啥你比别人更困?
别总怪自己“意志力不行”,夏季犯困的背后,藏着几个你没注意的“隐形杀手”:
1. 天气太热,身体在“偷偷偷懒”
夏天温度高,人体为了散热,会扩张皮肤血管,导致大脑供血稍微减少——这就是为啥你在闷热的房间里待久了,会觉得“脑子转不动”。初级会计要记的知识点又多又细,比如《经济法基础》里的增值税税率、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本来就需要大脑高速运转,供血一跟不上,困意自然找上门。
2. 昼夜颠倒,作息“乱成一锅粥”
很多备考er觉得“夏天白天长,晚上可以多学一会儿”,结果凌晨1点还在刷《初级会计实务》的分录题,早上7点硬爬起来背法条。表面看学了10小时,实际“无效学习”占一半——睡眠不足会让大脑前额叶皮层(负责专注和记忆的区域)变“迟钝”,你可能盯着一道“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题看10分钟,还没反应过来分录怎么写。
3. 学习太“闷”,大脑在“抗议”
初级会计备考难免要久坐,一坐就是3小时,盯着书本或屏幕不动。身体不动,血液循环变慢,大脑供氧不足;加上知识点枯燥(比如“政府会计”的双报告体系),大脑觉得“没意思”,就会自动切换到“节能模式”——表现出来就是:犯困、走神、笔在手里转,眼睛却在瞟窗外的云。
5个“反困大招”,让你夏天备考也能“支棱起来”
知道了犯困的原因,解决起来就有方向了。下面这5个方法,每个都有具体步骤和例子,你今天就能试着用:
大招1:调整作息,别让“熬夜”偷走你的专注力
核心逻辑:夏天昼长夜短,与其“硬熬深夜”,不如“早起抢时间”。
具体操作:
固定睡眠时间:晚上11点前必须放下手机(把手机放在离床远的地方,避免刷短视频停不下来),早上6:30-7点起床。刚开始可能不习惯,前3天可以用“渐进式调整”——比如今晚12点睡,明晚11:50,后天11:40,慢慢靠近11点。
午休“掐表睡”:中午千万别睡超过30分钟!睡太久会进入“深睡眠”,醒来反而更累。可以定个25分钟的闹钟,趴在桌上眯一会儿,起来后洗把脸,喝杯温水,下午学习状态直接拉满。
举个例子:备考er小林之前总熬夜到1点,早上9点才起,白天学3小时困2小时。调整后11点睡,7点起,早上学《经济法基础》的“劳动合同法律制度”(脑子最清醒时记法条),中午睡20分钟,下午做《初级会计实务》的计算题,效率反而比以前高了一倍。
大招2:吃对食物,给大脑“充好电”
核心逻辑:夏天别贪凉吃太多冰饮、甜食,这些会让血糖骤升骤降,反而更容易困;多吃“慢碳+优质蛋白+提神食材”,让大脑持续有能量。
避坑指南:
别吃:冰奶茶、冰淇淋、蛋糕(高糖会让你1小时后“秒困”);油炸食品(比如油条、炸鸡,消化慢,血液集中到肠胃,大脑供氧不足)。
多吃:
慢碳主食:燕麦、糙米、玉米(缓慢释放葡萄糖,大脑不“断电”);
优质蛋白:鸡蛋、酸奶、鸡胸肉(蛋白质能稳定血糖,让你不容易饿也不容易困);
提神小零食:薄荷糖(含嘴里瞬间清醒)、黑巧克力(选70%以上可可,少量吃能促进多巴胺分泌,提神又抗饿)、一小把杏仁(含镁元素,缓解神经紧张)。
备考餐参考:早餐吃“燕麦粥+水煮蛋+半根玉米”,上午10点饿了吃2颗薄荷糖+5颗杏仁;午餐“糙米饭+清蒸鱼+凉拌菠菜”,下午3点困了喝杯无糖绿茶(比咖啡温和,不容易心慌)+1小块黑巧克力。
大招3:改造学习环境,让身体“不想睡”
核心逻辑:环境对状态的影响远超你想象——闷热、昏暗、久坐不动的环境,就是“犯困温床”,咱们得反着来。
3个小改造:
温度“刚刚好”:空调别开太低(26左右最舒服),避免对着吹(容易头疼);如果没空调,准备个小风扇,对着脚吹(脚部降温能让全身凉快),再放一盆水在旁边,增加空气湿度。
光线“够亮堂”:白天尽量用自然光,把书桌搬到窗边(但别让太阳直射眼睛);晚上用“白光台灯”(暖光容易让人放松想睡),灯光照亮书本和桌面,别只照一小块地方。
每40分钟“动一动”:久坐是犯困的“加速器”!定个40分钟的闹钟,响了就站起来:拉伸5分钟(扩胸、转腰、踢腿,怎么舒服怎么来),或者去洗把冷水脸(重点擦脖子和耳后,降温效果翻倍),甚至可以在房间里来回走几步,背两句《经济法基础》的口诀(比如“增值税税率:13%(货物)、9%(服务)、6%(现代服务)、0%(出口)”)。
大招4:用“碎片化+趣味化”学习法,让大脑“忙起来”
核心逻辑:初级会计知识点多,一直盯着书本容易“疲劳犯困”,不如把学习拆成“小块”,穿插点“小趣味”,让大脑觉得“有意思”。
具体方法:
“番茄+任务拆分”法:把1个大任务拆成多个小任务,每个小任务用1个番茄钟(25分钟)完成。比如学《初级会计实务》的“存货”章节:
第1个番茄钟:看教材“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只看定义和公式,不做笔记);
第2个番茄钟:做教材上的例题(只做3道,重点看分录怎么写);
第3个番茄钟:用思维导图整理“存货成本的构成”(只写关键词,比如“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其他成本”)。
每个番茄钟结束后休息5分钟,站起来活动一下,这样大脑不会一直紧绷,自然不容易困。
“口诀+联想”记考点:初级会计很多知识点可以编成口诀,或者联想成生活中的场景,记起来更轻松,也不容易犯困。比如《经济法基础》里的“诉讼时效”:普通诉讼时效3年,最长20年。可以记成“普通3年‘有效期’,最长20年‘保质期’,过了就‘过期作废’”。
大招5:3个“急救小技巧”,困到不行时立刻用
就算前面都做到了,偶尔还是会突然困意来袭(比如下午2-4点,人体生物钟的“低谷期”),这时候别硬撑,试试这3个“急救法”:
“5秒清醒法”:困的时候,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5秒,再用力呼气(想象把“困气”吐出去),同时双手握拳,手臂用力绷紧3秒,再放松。重复2次,身体会瞬间“激灵”一下。
“换科目学习”:如果学《初级会计实务》的计算题困了,立刻换成《经济法基础》的法条背诵;背法条困了,换成做选择题。切换学习内容能让大脑的不同区域“轮流工作”,减少疲劳。
“站起来学习”:把书放在高处(比如书架),站起来看;或者干脆在房间里边走边背,比如背“增值税视同销售的情形”时,一边走一边念:“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销售代销货物……”身体动起来,大脑就不容易“偷懒”。
最后想说:夏天备考,“不困”只是第一步,“高效”才是目标
其实,对抗困意的关键,不是和自己的身体“硬刚”,而是找到和夏天“和平共处”的节奏。你不需要每天学满12小时,只要把“清醒的6小时”用好——比如早上大脑最活跃时攻克难点(长投、所得税),下午用碎片化时间刷选择题,晚上整理错题。
记住,初级会计备考是场“持久战”,夏天只是其中一段路。别因为偶尔犯困就焦虑,也别羡慕别人“好像从不困”——那些看起来“精力旺盛”的人,不过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反困方法”。
现在就挑1-2个方法试试,明天学习时,你会发现:原来夏天备考,也能“越学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