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培训一般学什么
如果你打开这篇文章,大概率是在纠结“要不要学平面设计”“学了能不能找到工作”,或者干脆就是想知道:平面设计培训到底要学哪些东西,才不算白花钱?
说实话,现在市面上的设计培训鱼龙混杂,有的教两周软件就敢说“包就业”,有的把课程表做得花里胡哨,实际学完连张海报都做不明白。作为一个带过300+学员的设计老师,今天我就掰开揉碎了讲:靠谱的平面设计培训,到底要包含哪些核心内容?零基础能不能跟上?学完能接什么活? 全程干货,看完你就知道自己该不该学,该怎么选。
一、绕不开的“吃饭工具”:软件技能(占比30%)
你可能听过“学设计先学PS”,但真不是只学PS就够了。就像厨师不能只会用菜刀,设计师也得熟悉不同工具的“脾气”。正规培训里,这3个软件是必学的,少一个都可能影响你接活:
1. Photoshop(PS):“图片魔术师”,处理像素图的王者
PS是设计圈的“万能工具”,但新手最容易陷入“学了一堆功能,却做不出东西”的误区。真正有用的PS学习,绝不是让你背快捷键,而是聚焦“实战场景”:
基础操作:图层、蒙版、选区(这三个是PS的“骨架”,学不会等于白学);
核心技能:修图(比如产品图去瑕疵)、合成(比如把人物和风景融合得自然)、调色(电商主图常用的“高级灰”“马卡龙色”怎么调);
加分项:简单动效(比如给海报加个文字闪烁效果,用时间轴功能就能实现,现在很多甲方喜欢这种“微动态”)。
举个例子:你接到一个淘宝主图设计的需求,产品是口红,甲方想要“高级感+显白”。这时候PS的作用就来了:用“污点修复画笔”去掉口红管上的指纹,用“曲线”“色相饱和度”把背景调成低饱和的莫兰迪色,再用“钢笔工具”抠出模特嘴唇,单独调色突出口红颜色——这些都是PS的实战用法,比死记“Ctrl+J复制图层”有用100倍。
2. Illustrator(AI):“矢量图大神”,做LOGO、字体的专属工具
如果你想做LOGO、品牌VI、卡通插画,AI是绕不开的。和PS处理“像素图”不同,AI做的“矢量图”放大100倍也不会模糊,这对需要印刷的设计(比如名片、海报)至关重要。学AI,重点抓这3个核心功能:
钢笔工具:画LOGO、图标全靠它,很多新手觉得难,但只要掌握“锚点方向线”的逻辑,一周就能上手(别信“钢笔工具要练三个月”的说法,那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路径查找器:快速做图形叠加、剪切(比如把圆形和方形剪切成“圆角矩形”,做APP图标常用);
文字工具:排版时调整字间距、行间距,甚至自己设计字体(比如把“奶茶”两个字的笔画改成奶茶杯形状,这就是AI的文字变形功能)。
我见过一个学员,PS学得很好,但用AI做LOGO时,因为没学“路径查找器”,硬是用PS的选区一点点抠,结果放大后边缘全是毛边——甲方直接打回。所以AI和PS就像“左右手”,缺一不可。
3. CorelDRAW(CDR):“排版利器”,多页面设计首选
可能有人说“CDR过时了,用AI就行”,但在印刷行业(比如画册、宣传单、包装设计),CDR的排版效率至今没人能替代。学CDR不用贪多,重点练“多页面排版”:
主页功能:比如做一本20页的画册,封面、内页页眉页脚可以统一设置,改一个地方所有页面同步更新,比AI一个个调快10倍;
表格工具:排产品手册、价目表时,CDR的表格比AI更稳定,不容易错位;
出血线设置:印刷时必须留“出血”(超出成品尺寸的部分,防止裁切时露白),CDR的出血线设置比PS、AI更直观,新手不容易出错。
当然,不是所有培训都会教CDR,如果你目标是电商设计、新媒体海报,重点学PS+AI就行;如果想做印刷、包装,CDR建议也跟上。
二、决定设计“好不好看”的关键:理论知识(占比25%)
你有没有见过这种情况:软件玩得溜,做出来的图却“土味十足”?问题就出在“只学工具,不学内功”。设计理论就像“审美骨架”,没有它,你的作品永远是“堆砌元素”,而不是“有逻辑的表达”。靠谱的培训会重点讲这3个理论:
1. 版式设计:让信息“会说话”,而不是“挤成一团”
版式设计的核心是“让读者一眼看到重点”。比如一张促销海报,用户最先看到的应该是“5折优惠”,还是“产品图片”?这背后就是版式逻辑。新手必学的版式原则:
对比:标题字大、正文字小,重点信息用不同颜色/字体突出(比如用加粗的黑体写“限时3天”,比全是宋体的文字更抓眼);
对齐:所有元素“要么左对齐,要么居中对齐,要么右对齐”,别东倒西歪(我见过学员把文案随便丢在海报上,左边空一块右边空一块,看着就乱);
留白:别把页面塞满!适当留白能让设计“透气”(比如手机海报,上下各留10%的空白,看起来更高级);
网格系统:复杂排版(比如画册、杂志)一定要用网格,把页面分成几列,文字和图片按网格对齐,瞬间变整齐(现在很多设计网站都有免费网格模板,学完直接套用)。
2. 色彩搭配:别再“红配绿赛狗屁”,配色有公式
“这个颜色不好看”——甲方经常说这句话,但你知道怎么改吗?色彩搭配不是“凭感觉”,而是有规律的。3个新手能直接用的配色方法:
同类色:比如浅蓝、中蓝、深蓝,适合做科技、商务类设计(不容易出错,显得专业);
对比色:比如橙色和蓝色(互补色),用在促销海报上,视觉冲击力强(但注意比例,7:3或8:2,别各占一半,容易刺眼);
参考行业色:食品行业多用橙色、黄色(刺激食欲),医疗行业多用蓝色、绿色(代表健康),教育行业多用绿色、黄色(象征成长)。
举个反例:之前有个学员给火锅店设计海报,用了大面积的蓝色背景,甲方说“看着像医院,没食欲”——这就是不懂行业配色的坑。
3. 字体设计:别再只会用“微软雅黑”,字体也有“性格”
“字体选不对,设计全白费”。不同的字体传递不同的情绪:黑体稳重、宋体优雅、手写体亲切、综艺体活泼。新手要避免的字体误区:
别用“花哨字体”堆文案:比如一张招聘海报,标题用“狂草体”,正文用“卡通体”,读者根本看不清;
中文字体别小于12号:印刷品(比如名片)正文至少12号,手机海报正文至少14号,不然用户得眯着眼看;
字体组合不超过3种:标题一种字体,正文一种字体,辅助信息一种字体,多了就乱(比如标题用“思源黑体Bold”,正文用“思源黑体Regular”,简洁又统一)。
三、让你“能赚钱”的核心:实战项目(占比35%)
学了软件和理论,不去实战等于“纸上谈兵”。靠谱的培训会带你做“真实项目”,而不是“虚拟练习”。比如模拟甲方需求、改稿、对接印刷,这些经历能让你毕业后直接上手接单。必练的5类实战项目:
1. 海报设计:最基础也最常用的“敲门砖”
海报是设计行业的“入门试金石”,电商促销、活动宣传、电影海报都属于这一类。实战时要注意:
明确“海报目的”:是促销(突出价格、时间),还是品牌宣传(突出LOGO、slogan)?比如“618促销海报”,重点是“满300减50”“前1小时半价”,而不是把产品图片做得多好看;
学会“参考但不抄袭”:新手可以去站酷、Behance找优秀海报,但别直接复制,而是分析“它的版式怎么排的?配色为什么这么用?”然后用自己的产品重新设计。
2. LOGO与VI设计:单价最高的“长期饭票”
LOGO设计单价从几百到几万不等,学会了能接高端单。完整的LOGO设计流程:
需求分析:和甲方聊“品牌定位”(比如是面向年轻人的潮牌,还是传统企业?)、“行业属性”(科技、教育还是餐饮?);
草图绘制:先在纸上画10-20个草稿,别直接用电脑(手绘能快速发散思路);
电脑实现:用AI做矢量图,出3-5个方案给甲方选;
延展设计:LOGO确定后,还要做VI应用(名片、信封、工牌、店面招牌),这部分能额外加钱。
我有个学员,给一家咖啡店设计LOGO,从草图到VI延展,收了8000块——这就是实战经验的价值。
3. 电商设计:变现最快的“副业选择”
现在电商设计师缺口很大,淘宝、拼多多、抖音小店都需要主图、详情页设计。电商设计要抓住“转化率”:
主图:前3秒抓住眼球!比如用“对比图”(用前vs用后)、“利益点前置”(“买一送一”直接写在主图顶部);
详情页:逻辑清晰,从“吸引注意激发需求解决顾虑催促下单”(比如卖护肤品,先放用户好评,再讲成分,然后说“过敏包退”,最后放优惠券)。
新手可以先在淘宝“美工接单”平台接小单(一张主图50-100元),练手的同时还能赚钱。
4. 画册/折页设计:考验排版能力的“硬骨头”
企业画册、产品折页是线下宣传的重点,也是印刷行业的刚需。排版时要注意:
统一风格:封面、内页、封底的字体、配色、版式要一致(比如科技公司画册,用蓝色系+几何图形,贯穿整本);
图文搭配:文字太多就用图片分隔,图片太多就用文字说明,别堆成“文字墙”或“图片堆”;
印刷常识:出血、分辨率(画册至少300dpi,不然印刷模糊)、纸张选择(铜版纸光滑,适合图片多的画册;哑粉纸有质感,适合文字多的)。
5. 新媒体设计:适合自由职业的“轻量级项目”
公众号头图、小红书封面、短视频封面,这些新媒体设计需求越来越多,而且单价不高(50-200元/张),但量大、周期短,适合新手练手。新媒体设计的特点:
尺寸固定:公众号头图900×500px,小红书封面1:1或3:4,别做错尺寸;
文字醒目:手机上看,文字要大、对比要强(比如用白色文字+深色背景,或者加粗描边);
风格年轻化:多用流行元素(比如渐变、肌理、emoji符号,但别太花哨)。
四、让你“走得远”的加分项:行业认知与软技能(占比10%)
只会做图的是“美工”,懂行业、会沟通的才是“设计师”。靠谱的培训会教你这些“软实力”:
1. 了解设计行业趋势:别学过时的东西
设计风格每年都在变,2023年流行“极简风”,2024年可能就流行“复古国潮”。培训时要关注:
最新设计风格:比如现在的“酸性设计”(高饱和色彩+扭曲字体)、“新中式”(传统元素+现代版式);
热门工具:除了PS、AI,要不要学Figma(协作设计)、Canva(在线设计,快速出图)?
行业动态:哪些领域需求大(比如品牌设计、UI设计),哪些在萎缩(比如单纯的淘宝美工)。
2. 客户沟通技巧:别让“改稿”逼疯你
设计师最怕“甲方说‘我要五彩斑斓的黑’”,但90%的改稿矛盾,其实是沟通不到位。3个沟通技巧:
提前问清楚需求:“您想要什么风格?有没有参考案例?用在什么场景?”(让甲方发3张喜欢的图,比他说“高级感”更有用);
主动解释设计逻辑:“我用蓝色是因为您的品牌主打科技感,标题放大是为了让用户一眼看到优惠”——甲方不是专业设计师,你得告诉他“为什么这么做”;
控制改稿次数:提前说好“免费改3次,第4次开始收费”,避免无限改稿。
3. 接单与报价:别让自己“廉价出卖劳动力”
学完想接单?得知道怎么报价、去哪里接单:
报价公式:市场价参考(比如海报200-500元,LOGO 1000-5000元)+ 自己的时间成本(做一张图要3小时,时薪50元,那报价至少150元);
接单渠道:淘宝、猪八戒(低价单,练手),站酷、Behance(作品集引流,接高端单),朋友圈、熟人介绍(最靠谱,复购率高);
避坑提醒:别接“先交稿后付款”的单,大概率被骗;合同要写清楚“修改次数、交付时间、版权归属”。
五、最后说句大实话:这些“坑”千万别踩
很多人学设计走了弯路,不是因为笨,而是选错了方向。3个最容易踩的坑:
只学软件,不学理论:以为会PS就能做设计,结果做出来的图被说“没灵魂”;
沉迷“速成班”:15天学完“全能设计”,最后连图层蒙版都没搞懂;
光看不动手:收藏了100G教程,却没完整做过一个项目——设计是“练”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
其实平面设计不难,难的是“找对方法+坚持练”。如果你真的喜欢设计,愿意花3-6个月系统学习(每天2-3小时),从软件到理论,再到实战,一步步来,完全能从零基础变成能接单的设计师。
最后提醒:文中提到的软件版本、行业报价等信息,可能随市场变化调整,具体以官方最新公布及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