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程 贴心服务
机构入驻 >
学员试听 >
试听课程申请
看不清,请点击刷新
立即申请
机构入驻申请
看不清,请点击刷新
立即申请
试听课程申请
看不清,请点击刷新
立即申请
机构入驻申请
看不清,请点击刷新
立即申请
课程分类
寻客吧 > 教育新闻 > 资格认证 >  心理咨询师难考吗
心理咨询师难考吗
来源:寻客吧  编辑:大连优路教育  浏览:153次  2025-08-29 16:43:59

/attachment/editor/20250829/1756457866x5ruq.jpg

先说结论:难,但难在“认知差”而非“智商门槛”。 每年都有不少人抱着“学点心理学帮自己、帮别人”的想法报名,最后却卡在备考路上——有人觉得理论太枯燥背不下去,有人对着案例分析一头雾水,还有人考完才发现“证书≠能做咨询”。今天这篇文章,我会从考试本身、备考痛点、不同人群的真实体验三个维度,帮你彻底搞清楚“心理咨询师到底难不难考”,以及如果你真的想考,该怎么避开那些“一看就会,一考就废”的坑。

先搞清楚:现在考的“心理咨询师”,到底是什么证?

很多人一上来就问“难不难”,但连考的是什么证都没搞明白,这其实是第一个“认知坑”。

2017年国家取消了心理咨询师二三级资格证后,现在市面上的证书大多是行业协会或第三方机构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不是“职业资格证”。目前认可度比较高的有几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简称“中科院心理所证书”)、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相关证书等。其中中科院心理所的证书因为课程体系更贴近原二三级考试内容,报考人数最多,也是我们今天重点聊的对象。

这类考试的性质是“培训合格性考试”——意思是你只要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线上+线下,不同机构要求不同),再通过考试,就能拿证。听起来门槛不高?但“合格”的标准,比你想象中要具体。

拆解考试本身:难在“广度”还是“深度”?

我们以中科院心理所的考试为例,它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你可以对照看看自己是否能应对:

1. 考试内容:“心理学百科全书”式的广度

考试分两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都是选择题(单选+多选),机考,满分100分,60分合格。

理论知识:涵盖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10+门学科。你需要知道“感觉阈限”“依恋类型”“社会刻板印象”这些基础概念,还要能区分“抑郁症”和“抑郁情绪”的诊断标准,甚至得了解“精神分析流派”“认知行为流派”的核心观点。

重点章节(根据近年考纲):普通心理学(占比约20%)、发展心理学(15%)、社会心理学(15%)、咨询心理学(20%)。这些章节是“性价比最高”的,必须吃透。

操作技能:比理论更“接地气”,但也更绕。比如给你一个案例(“来访者说最近总失眠,觉得工作压力大,和同事关系紧张”),问你“接下来第一步该做什么?”(选项可能是“共情”“提问”“制定咨询目标”等);或者给一段咨询对话,问“咨询师这里用了什么技术?”(比如“内容反应”“情感反应”)。

这部分难在“理论和实际结合”——死记“咨询技巧有哪些”没用,得理解“什么场景用什么技巧”。

2. 考试特点:“细节杀手”+“案例陷阱”

别以为都是选择题就简单,很多题目考的是“细节区分”。比如:

普通心理学里,“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的区别;

发展心理学里,“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比如是否“守恒”);

异常心理学里,“焦虑症”和“恐惧症”的核心症状差异(焦虑症是“无明确对象的担心”,恐惧症是“对特定对象的恐惧”)。

案例题更是“坑”:有些选项看起来都对,但“最优解”只有一个。比如来访者说“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咨询师回应“你别这么想,你其实很优秀”(这是“共情失败”,正确做法应该是“你现在好像觉得自己没什么价值,对吗?”——情感反应技术)。如果只背定义,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做”,很容易选错。

3. 通过率:“认真学就能过,裸考必挂”

官方没公布过具体通过率,但根据我接触到的考生反馈(包括机构老师和学员),认真跟着课程学、做真题、整理笔记的人,通过率能到60%-70%;但裸考、只看了几天书、甚至连教材都没翻完的人,通过率可能不到10%。

说白了,这考试不考“智商”,考的是“投入程度”和“学习方法”。

备考中最容易踩的3个“隐形坑”(附避坑指南)

很多人不是败给考试本身,而是败给了“备考策略”。这三个坑,我见过太多人踩,你一定要避开:

坑1:把“背知识点”当成“学懂心理学”

“我把书背了三遍,为什么做题还是错?”——这是零基础考生最常问的问题。

心理学不是“死知识”,而是“理解性学科”。比如“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狗),你不用背“定义”,但要理解“无条件刺激”“条件刺激”的区别(比如“食物是无条件刺激,铃声是条件刺激”),甚至能联想到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经典条件反射)。

避坑指南:用“框架+案例”代替“逐字背诵”。

先画思维导图:比如普通心理学,先搭“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 意志 人格”的大框架,再往里面填具体概念。

每个概念配一个“生活化案例”:比如“首因效应”就是“第一印象很重要”,“近因效应”就是“最近一次吵架让你忘了他之前的好”。理解了案例,概念自然就记住了。

坑2:忽略“操作技能”的“场景化练习”

理论知识好歹能靠背,操作技能靠背就完了。我见过一个考生,把“咨询技巧”的定义背得滚瓜烂熟,但案例题里问“咨询师说‘你刚才提到和妈妈吵架时,手一直在抖,对吗?’用了什么技术?”,他愣了半天选不出“情感反应”——因为他没理解“情感反应是反馈来访者的情绪,内容反应是反馈来访者的事实”。

避坑指南:多做“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真题里的案例题至少做3遍:第一遍自己做,第二遍对照答案分析“为什么选这个”,第三遍总结“这类题的答题套路”(比如“先判断来访者的情绪,再选对应的技巧”)。

和考友组队练:一个扮演咨询师,一个扮演来访者,用学到的技巧模拟对话(比如“共情”“开放式提问”),练完互相点评。实操感上来了,做题就有“直觉”了。

坑3:备考周期太长,“前期摆烂,后期焦虑”

“我报名了,打算用半年慢慢学”——这是另一个常见误区。心理学知识点多且杂,战线拉太长,前面学的后面就忘了,到考前反而要重新捡,既浪费时间又容易焦虑。

避坑指南:3个月“黄金备考周期”(亲测有效)。

第1个月:跟课过一遍教材,重点章节做笔记(每天2小时,周末4小时)。

第2个月:刷真题+整理错题(近5年真题至少刷2遍,错题分类记到本子上,比如“理论知识-发展心理学-儿童期”)。

第3个月:模拟考试+查漏补缺(用模拟题限时做题,错题对应的知识点回头再看教材,重点章节再快速过一遍)。

不同人群的“难度体验”:你属于哪一种?

“难不难”其实是主观感受,不同背景的人,体验完全不同。看看你属于哪一类,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零基础小白:“开头难,但入门后越学越顺”

如果你之前没接触过心理学,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术语太多,像看天书”(比如“表象”“想象”“思维”的区别)。但只要熬过前2周(把普通心理学的基础概念搞懂),后面会越来越轻松——因为心理学和生活太相关了,学完你会发现“原来我妈总催婚是‘社会角色期待’,我和伴侣吵架是‘沟通姿态有问题’”,这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会让你越学越有动力。

给小白的建议:别买太多书,先跟机构的配套教材学(比如中科院心理所指定的《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教材》上下册),把这两本书啃透就够了。

有心理学基础(比如学过《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理论省力,但操作技能别轻敌”

如果你是心理学专业学生,或之前看过相关书籍,理论知识会轻松很多,但千万别觉得“稳了”。操作技能可能是你的短板——因为课本上学的是“理想状态”,考试考的是“真实场景”(比如来访者不配合、说“我觉得咨询没用”,你该怎么回应?)。

给有基础的建议:把重心放在操作技能上,多做案例分析,关注“不同流派的咨询方法差异”(比如认知行为疗法和人本主义疗法的区别)。

在职备考党:“时间是最大敌人,碎片化学习是关键”

如果你每天要上班,备考时间有限,最大的难度不是“学不会”,而是“没时间学”。我见过一个宝妈考生,每天等孩子睡后学1.5小时,周末把孩子交给家人,集中学6小时,最后也顺利通过了。

给在职党的建议:利用“碎片化时间”记知识点(比如通勤时听课程录音,午休时做10道选择题),周末用“整块时间”刷真题和整理笔记。别熬夜,效率比时长更重要。

最后想说:考证不难,难的是“你为什么考”

其实到这里,你应该能判断出“心理咨询师难不难考”了——如果你愿意花3个月时间,用对方法,认真学,大概率能过。

但我更想提醒你:考证只是“入门门票”,不是“执业资格”。拿到证书后,你离“能做咨询”还差得远:需要学具体的咨询流派(比如CBT、精神分析),需要做个人体验(自己当来访者,理解咨询过程),需要接受督导(有经验的咨询师带你)……这些“后续成本”(时间、金钱),比考证本身高得多。

所以,与其纠结“难不难考”,不如先想清楚“为什么考”:是想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想帮家人朋友?还是想转行做心理咨询师?想清楚了,备考的动力会更足,也能避免“考了证却用不上”的浪费。

免责声明:
本文部分系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重改或删除,以保证您的权益!
相关新闻
更多>
济南优路教育如何
优路教育是一家从事建筑工程类执业资格的考前培训机构;不仅课程...
济南优路教育校区地址
济南优路教育校区的具体位置是:历城区辛祝路17号。相对来说,优路教...
造价工程师要不要报班学
一、先搞懂:造价工程师考试到底难在哪?(这部分帮你判断自己是不是需...
中级经济师要不要报班
一、先别急着报班!先问自己3个问题很多人纠结报班,本质是“焦虑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