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试听 >
机构入驻 >
试听课程申请
看不清,请点击刷新
立即申请
机构入驻申请
看不清,请点击刷新
立即申请
试听课程申请
看不清,请点击刷新
立即申请
机构入驻申请
看不清,请点击刷新
立即申请
课程分类
寻客吧 > 教育新闻 > 艺术教育 >  快速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技巧

快速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技巧

时间:2025-07-18 16:57:12  编辑:合肥东方启音  来源:寻客吧  浏览:159次   【】【】【

快速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技巧

你是不是也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写作业时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抠手指,半小时的作业拖到深夜;上课总是走神被老师点名,买回来的专注力训练书做了两页就扔在一边?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曾经因为老大的注意力问题和老师沟通到深夜,也试过把家里的玩具全部收起来"强制训练",结果反而让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其实,注意力不是天生的能力,而是需要用对方法培养的技能。今天就结合儿童心理学研究和我亲身实践的经验,分享一套简单有效的注意力提升方案,帮你避开常见误区,让孩子从"坐不住"变成"能专注"。

/attachment/editor/20250718/1752829013tjdt2.jpg

一、先搞懂:孩子为什么坐不住?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着急上火,其实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有天然差异:3岁左右约5分钟,6岁约15分钟,10岁约25分钟。如果8岁孩子能专注写20分钟作业,已经达到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假性注意力不集中"——去年我带老二去医院检查,医生指出他不是坐不住,而是对过于简单的任务提不起兴趣。后来调整了学习内容难度,他的专注时间立刻延长了一倍。

常见的注意力杀手藏在生活细节里:孩子写作业时,你是不是会时不时送水果、问问题?美国儿童教育专家研究发现,频繁的环境干扰会让孩子大脑形成"随时被打断"的预期,很难进入深度专注状态。还有家长习惯用"快点""别磨蹭"催促孩子,这种负面语言反而会强化"我注意力不好"的自我认知。

二、五个立即可用的专注力训练技巧

(1)"番茄钟分段法":把大任务切小块

这是我辅导老大写作业时最有效的方法。刚开始用25分钟的标准番茄钟,他根本坚持不下来。后来改成"10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没想到效果出奇好。具体做法是:

准备可视化计时器(推荐用沙漏,比数字钟更直观)

作业前和孩子一起列任务清单,比如"数学口算20道""生字抄写3行"

专注时段内只做一件事,比如写作业时不准削铅笔、找橡皮(提前准备好所有用品)

完成一个时段就贴星星,集满5颗兑换15分钟亲子游戏时间

我家老大现在能自主完成"20分钟专注+10分钟休息"的循环,上周数学小测验还因为认真检查拿了满分。

(2)"感官过滤游戏":在生活中练专注

不需要专门买训练册,日常场景就能做。比如:

听觉训练:带孩子散步时,让他说出听到的3种声音(汽车鸣笛、树叶沙沙、小狗叫)

视觉追踪:用筷子夹豆子,从一个碗放到另一个碗(3岁用大红豆,6岁用绿豆)

触觉记忆:蒙眼摸3种不同质地的物品(毛绒玩具、积木、钥匙),再说出名称

老二最喜欢玩"厨房寻宝"游戏:我把3样食材藏在橱柜里,给他3分钟记住位置,然后让他凭记忆找出来。这个游戏不仅练注意力,还帮他认识了各种蔬菜。

(3)"环境减法":打造专属专注空间

去年我把阳台改造成孩子的学习角,做了三件事:

1. 清理视线范围内的玩具和零食(书架只放当前学科的课本)

2. 用蓝色窗帘调节光线(研究发现冷色调比暖色调更能让人平静)

3. 贴一张"专注约定表",上面画着:小嘴巴不说话、小眼睛看题目、小手放桌上

关键是让孩子参与布置,比如让他选自己喜欢的桌布。现在只要坐到这个角落,老二会主动说:"妈妈,我要开始专注模式了。"

(4)"兴趣嫁接法":把要做的事和喜欢的事绑在一起

老大讨厌背古诗,却痴迷奥特曼。我把古诗编成"奥特曼打怪兽"的故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迪迦奥特曼看到地上有白色的光,以为是怪兽的冷冻射线..." 现在他能边玩奥特曼手办边背古诗,上周还在班级联欢会上表演了"奥特曼古诗秀"。

这个方法的核心是找到孩子的兴趣锚点。如果孩子喜欢画画,就让他把数学题画成漫画;喜欢唱歌,就把英语单词编成儿歌。

(5)"正向反馈三步法":让专注行为被看见

很多家长习惯说"你怎么又走神了",其实应该反过来:

1. 具体描述行为:"妈妈看到你刚才连续写了15分钟作业,没有玩橡皮"

2. 说明带来的结果:"所以今天的作业比昨天提前完成了20分钟"

3. 表达内心感受:"妈妈觉得特别开心,因为你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时间"

坚持两周后,你会发现孩子会主动说:"妈妈你看,我这次专注了20分钟!"

三、家长必知的三大雷区

1. 不要用"聪明但不专心"给孩子贴标签:这会让孩子觉得"反正我聪明,不专心也没关系",反而不愿付出努力。

2. 避免同时报多个兴趣班:我邻居家孩子周一到周日排满课程,结果每个都学不好。研究表明,6岁以下孩子同时进行的兴趣班不宜超过2个。

3. 不能用电子产品当"电子保姆"短视频快速切换的画面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阈值,建议3-6岁孩子每天屏幕时间不超过30分钟。

上个月家长会上,老师特意表扬老大上课注意力明显提升。其实没有天生专注力差的孩子,只有没找对方法的家长。从今天开始,试试把25分钟的任务拆成5个小目标,给孩子准备一个专属的专注角落,用具体的语言肯定他的每一点进步。记住,培养专注力就像种小树,需要耐心浇灌,才能慢慢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