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程 贴心服务
机构入驻 >
学员试听 >
试听课程申请
看不清,请点击刷新
立即申请
机构入驻申请
看不清,请点击刷新
立即申请
试听课程申请
看不清,请点击刷新
立即申请
机构入驻申请
看不清,请点击刷新
立即申请
课程分类
寻客吧 > 教育新闻 > 资格认证 >  编制会计报表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种类-怎么做
编制会计报表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种类-怎么做
来源:寻客吧  编辑:重庆恒企会计培训  浏览:157次  2025-08-14 14:25:04

编制会计报表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种类-怎么做

/attachment/editor/20250814/1755152695tqtwl.jpg

摘要

编制会计报表前的准备工作,就像盖房子前的地基处理——基础打不牢,报表数据就可能“塌房”。简单说,这些工作主要分为日常基础准备、期末核心清查和数据校验调整三大类,具体要做凭证审核、财产清查、账务调整、试算平衡等细节工作。对会计人来说,准备工作做扎实了,报表编制才能又快又准,避免“返工到深夜”的崩溃。

为什么说“准备工作比编报表本身还重要”?

咱们做会计的都知道,每到月底、年底,最头疼的不是填报表,而是填报表时发现“数据对不上”:现金日记账和库存现金差了几百块,应收账款明细账比总账多了一笔,或者漏提了固定资产折旧导致利润虚高……这些问题,其实都能通过前期准备工作避免。

我刚做会计那几年,有次月底急着出报表,觉得“平时凭证都审过了,应该没问题”,跳过了存货抽查环节。结果审计时发现,仓库里有一批原材料早就受潮报废了,但账上还挂着“原材料”科目,导致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虚增了十几万。最后不仅要返工改报表,还被领导批评“基础工作不扎实”。从那以后我才明白:编制报表前的准备,本质是“扫雷”——把数据里的“坑”提前填上,后面才能顺顺利利。

编制会计报表前的准备工作:3大种类+具体怎么做

一、日常基础准备:别等期末“抱佛脚”,日常就要“打底子”

日常准备是最容易被忽略,但也最关键的一步。很多人觉得“准备工作是期末的事”,其实从每一张凭证、每一笔分录开始,就已经在为报表“铺路”了。

1. 凭证审核:确保每一张单子都“站得住脚”

会计报表的数据,归根结底来自会计凭证。如果凭证本身有问题(比如发票不合规、附件不全、分录做错),后面的报表肯定“歪”。

具体怎么做:

每天收到报销单、付款单后,先检查“三要素”: 原始凭证是否合法(发票是不是正规的,有没有盖章); 业务内容是否真实(比如差旅费报销,机票、住宿票的时间、地点是否和出差申请一致); 金额是否准确(大小写是否一致,计算有没有错)。

举个例子:同事拿一张“餐饮费”发票报销,备注写“业务招待”,但发票抬头是个人名字。这种凭证就不能直接入账,得让对方换开公司抬头的发票,否则税务检查时会被认定为“不合规支出”,影响利润表的“业务招待费”金额。

2. 账簿登记:及时记账,别让数据“堆成山”

有些会计习惯“攒一堆凭证再记账”,结果月底发现漏记、错记,对着几十本凭证翻来翻去,浪费时间。

具体怎么做:

坚持“日清月结”:当天的凭证当天登记明细账(比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要逐笔登记,避免漏记客户回款);每月底前,必须完成总账登记,并核对总账和明细账是否一致(比如“库存现金”总账余额要等于现金日记账余额)。

小技巧:用Excel做个“记账 checklist”,每天下班前勾一下“现金/银行凭证已记账”“费用凭证已审核”,避免遗漏。

二、期末核心清查:给数据“体检”,找出隐藏的“小毛病”

到了月末、年末,光靠日常准备还不够,必须做一次全面的“数据体检”——也就是财产清查和往来核对。这一步能帮你发现“账实不符”的问题,比如东西没了但账上还有,或者钱付了但账上没记。

1. 财产清查:摸清楚“家里有多少家底”

财产清查主要查三类: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

货币资金清查(现金、银行存款):

现金要“实地盘点”:准备好现金盘点表,让出纳和会计一起数库存现金,然后和现金日记账核对。如果发现“长款”(现金比账上多)或“短款”(现金比账上少),要立刻查原因——比如长款可能是报销时少付了员工钱,短款可能是付错了金额。

银行存款要“对账”:拿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日记账逐笔核对,找“未达账项”(比如企业已付但银行未付的支票,或者银行已收但企业未收的利息),然后编“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确保调节后双方余额一致。

存货清查(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别觉得“存货多,盘点太麻烦”,至少要“抽样盘点”。比如对金额大、易损耗的存货(像电子产品、食品),要实地点数;对堆放整齐的原材料,可以按“盘点表”核对数量和账上是否一致。

举个例子:盘点发现一批价值5000元的零件生锈了,无法使用,这时候就要做“存货跌价准备”,分录是:借“资产减值损失”5000,贷“存货跌价准备”5000。如果不处理,资产负债表的“存货”就会虚高,利润表的“利润”也会多算5000元。

固定资产清查:

对照固定资产台账,去车间、办公室看实物——有没有设备已经报废但没做“固定资产清理”?有没有新增设备没入账?比如公司买了一台打印机,用现金付的款,没走固定资产流程,结果账上没记,这就会导致“固定资产”少记,利润表“管理费用”多记(因为可能直接计入了费用)。

2. 往来款项核对:别让“糊涂账”拖垮报表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这些“往来账”,最容易藏问题——比如客户欠的钱早就收不回来了,还挂在“应收账款”上;或者供应商的发票早就到了,钱也付了,账上却没冲“应付账款”。

具体怎么做:

给客户发“对账函”:列出应收账款明细,让客户盖章确认,避免“企业记了10万,客户说只欠8万”的纠纷。对确认收不回的款项,要及时计提“坏账准备”。

自己查应付账款:对照供应商的发票和付款记录,看有没有“发票已到但未付款”(该记“应付账款”没记),或者“款已付但发票没到”(可能多付了钱)的情况。

三、数据校验调整:给报表数据“最后把关”

清查完财产和往来,还得做账务调整和试算平衡,确保数据“借贷相等、逻辑通顺”,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1. 账务调整:按“权责发生制”补记漏记的业务

会计报表要遵循“权责发生制”——不管钱有没有收到/付出去,只要是这个月的收入或费用,都要记到这个月。比如12月的工资,通常1月才发,但12月的利润表必须体现这笔“工资费用”,否则利润就会算多。

常见需要调整的业务:

计提折旧/摊销:固定资产每月要提折旧(比如电脑按3年折旧,每月折旧额=原值÷36),无形资产要摊销(比如软件按5年摊销)。

计提工资/社保:月底预估本月工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计提税费:比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要按税法规定计算并计提。

错账更正:发现之前的分录做错了(比如把“管理费用”记成了“销售费用”),要用“红字更正法”或“补充登记法”调整。

2. 试算平衡:确保“借贷相等,数据无误”

做完调整后,要编“试算平衡表”——把所有科目的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加总,看是否相等。如果不等,说明肯定有错账(比如漏记了分录、借贷方向记反了),必须查清楚。

小提醒:试算平衡了不代表完全没问题(比如漏记了一笔业务,借贷双方都没记,试算还是平衡的),但至少能排除“借贷不平”这种低级错误。

3. 核对报表勾稽关系:别让报表“自相矛盾”

最后,根据试算平衡表的数据填报表草稿,然后检查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期末数 期初数 = 利润表“净利润”(不考虑分红、盈余公积等情况);

现金流量表“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数。

如果勾稽关系对不上,说明数据有问题,可能是漏记了现金流量项目,或者利润表的净利润算错了。

写在最后

编制会计报表前的准备工作,听起来繁琐,但只要拆分成“日常打底-期末清查-数据校验”这三步,再把每一步的细节做到位(比如凭证审核看发票、存货盘点抽重点、试算平衡查借贷),就会发现:准备工作做足了,填报表反而像“填空”一样简单。

记住,会计工作拼的不是“速度”,而是“细致”——前期多花1小时核对数据,后期就能少熬3小时夜返工。把这些准备工作变成习惯,你会发现,编制报表其实没那么难。

免责声明:
本文部分系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重改或删除,以保证您的权益!
相关新闻
更多>
考初级会计师需考哪些科目-初级科目考哪些内容
考初级会计师需考哪些科目-初级科目考哪些内容如果你正准备踏入...
初级会计考试是机考吗-初级会计考试要考什么
初级会计考试是机考吗-初级会计考试要考什么摘要初级会计考试是...
中级会计师考前怎么学-不同科目怎么学习
中级会计师考前怎么学-不同科目怎么学习摘要:中级会计师备考并非...
报考中级会计证要考什么-中级会计考试有什么题
报考中级会计证要考什么-中级会计考试有什么题中级会计证要考3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