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程 贴心服务
机构入驻 >
学员试听 >
试听课程申请
看不清,请点击刷新
立即申请
机构入驻申请
看不清,请点击刷新
立即申请
试听课程申请
看不清,请点击刷新
立即申请
机构入驻申请
看不清,请点击刷新
立即申请
课程分类
寻客吧 > 教育新闻 > 资格认证 >  考初级会计师需考哪些科目-初级科目考哪些内容
考初级会计师需考哪些科目-初级科目考哪些内容
来源:寻客吧  编辑:南京恒企会计培训  浏览:127次  2025-08-21 17:36:18

考初级会计师需考哪些科目-初级科目考哪些内容

如果你正准备踏入会计行业,或者想给自己的职业多一个“加分项”,初级会计师证书大概率是你的“第一站”。但刚开始备考时,很多人都会犯迷糊:到底要考几科?每科都考啥?难不难?别慌,今天这篇文章就帮你把初级会计考试的“家底”扒得明明白白,从科目设置到核心考点,再到备考避坑,看完你就能清晰规划复习方向——毕竟,搞懂“考什么”,才能知道“怎么学”。

/attachment/editor/20250821/1755768968ggcap.jpg

一、初级会计师考哪两科?先搞懂“两兄弟”的分工

初级会计师考试全称“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由财政部、人社部统一组织的全国性考试,只要高中及以上学历就能报名(没错,门槛真不高)。但别以为简单就掉以轻心,它的科目设置其实藏着“小心机”——只考两科,但“一文一理”,分工明确:

《初级会计实务》:偏“理科”,主要考会计实操和计算,比如怎么做账、怎么算成本、怎么编报表,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功训练”。

《经济法基础》:偏“文科”,主要考税法、财经法规,比如增值税怎么算、个税扣除有哪些项目、劳动合同要注意什么,是会计工作的“红线手册”。

划重点:两科必须同时过(满分100分,60分合格),单科合格成绩不保留到下一年。所以千万别想着“今年先攻一科,明年再攻另一科”,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当年备考时就见过同学觉得实务难,想先专攻经济法,结果经济法过了实务差3分,第二年还得重考两科,血的教训啊!

二、《初级会计实务》:理解+计算,这3大模块是拿分关键

《初级会计实务》教材一共8章(2024年版,每年会微调但大框架不变),看起来内容多,但核心考点集中在3个模块,搞定它们,及格就稳了一大半。

1. 基础会计理论(第1章):“地基”打不牢,后面全白学

这一章讲的是会计的“底层逻辑”,比如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科目和账户。听起来抽象,但其实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你得先知道“什么是资产”,才能明白后面“固定资产怎么入账”;得先懂“会计分录”,才能学会“账务处理”。

考生常踩坑:觉得这章“不重要”,随便看看就跳过。结果学到后面的“存货核算”“收入确认”时,连“借增贷减”还是“借减贷增”都搞不清,做题全靠蒙。

划重点:会计科目分类(资产类、负债类等)、会计分录的编制规则,必须吃透!比如“应收账款”是资产类科目,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这个基础点每年选择题、判断题必考,别偷懒。

2. 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第2-3章):占分“大头”,计算少不了

这部分是实务的“重头戏”,分值能占40%左右,尤其是“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几乎年年考大题(不定项选择题)。

存货:重点是“存货成本的确定”和“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比如买一批原材料,运输费、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要不要算进成本?发出时用“先进先出法”还是“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举个例子:3月1日买了10件A商品,单价10元;3月5日又买了20件,单价12元。3月10日发出15件,用先进先出法算发出成本,就是10件×10元+5件×12元=160元——这种计算题每年都有,必须动手练,光看公式没用。

固定资产:核心是“折旧”和“处置”。比如一台设备买价10万,预计用5年,净残值1万,用年限平均法算年折旧额,就是(10万-1万)÷5=1.8万。处置时(卖了或报废),要先把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再算处置损益,这里的分录容易混淆,建议画个流程图辅助记忆。

3. 收入、费用和利润(第5章):实务“压轴题”常驻嘉宾

这一章直接关系到“利润表怎么编”,是企业会计的核心工作,也是考试的“难点+重点”。尤其是“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新收入准则下分“五步走”(识别合同识别单项履约义务确定交易价格分摊交易价格履行义务时确认收入),听起来复杂,但其实就是“什么时候确认收入,确认多少”。

比如:卖商品给客户,约定客户签收后30天内付款,那收入应该在“客户签收时”确认,而不是“发货时”或“收款时”。再比如:卖手机送一年保修服务,手机和保修服务是两项“单项履约义务”,要把总价款分摊到两项义务中,分别确认收入——这种“捆绑销售”的题目,是不定项选择题的常客,一定要多做真题总结套路。

三、《经济法基础》:记忆+应用,这2类考点别死记硬背

《经济法基础》教材也是8章,内容看起来全是“法条”,但其实可以分成“税法”和“非税法”两大类,其中税法占分60%左右,是绝对的“主角”。很多人觉得这科“靠背就行”,但其实“死记硬背=白搭”,关键是“理解+应用”。

1. 税法模块(第4-6章):“碎但重要”,计算是得分关键

税法部分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这4个税种加起来能占50分!而且不是光考“税率是多少”,更多是考“怎么算应纳税额”,甚至结合实际案例考“税收优惠”。

增值税:最复杂也最重要,重点是“销售额的确定”和“进项税额抵扣”。比如:卖货时给客户的“现金折扣”能不能从销售额里扣?答案是“不能”,因为现金折扣是为了早点收款,和销售额无关;但“商业折扣”(比如“买100件打9折”)可以按折扣后金额算销售额。进项税额抵扣要注意“凭票抵扣”(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和“计算抵扣”(比如购进农产品,按买价×9%抵扣),这些规则每年都考,必须清晰。

个人所得税:和我们生活最相关,重点是“综合所得”的计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比如:工资薪金要先扣“基本减除费用5000元/月”,再扣“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剩下的才是应纳税所得额。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标准(比如子女教育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最好记下来,选择题常考。

2. 非税法模块(第1-3、7-8章):“背+理解”,记关键词就行

这部分包括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等,虽然占分不如税法多,但考点集中,记准关键词就能得分。

支付结算:重点是“票据”(支票、汇票、本票)和“银行卡”。比如: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是“出票日起10日内”,超过这个期限银行就不受理了;单位卡不能存取现金,不能用于10万元以上的商品交易——这些“硬性规定”不用整段背,记数字和“不能”“必须”这类关键词就行。

劳动合同:常考“试用期”“经济补偿金”。比如: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满1年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给员工“经济补偿金×2”的赔偿金——这些内容和职场息息相关,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理解,比死记硬背快得多。

四、考生最关心的3个问题:科目搭配、难度对比、备考雷区

1. 两科怎么搭配复习?建议“交叉学习”,避免疲劳

很多人习惯“先学完一科再学另一科”,但实务偏计算、经济法偏记忆,长时间学一科容易疲劳。建议每天安排2-3小时,比如上午学实务(大脑清醒适合计算),下午学经济法(记忆力好适合背记),或者实务学3天,经济法学2天,交叉进行。我当年就是上午啃实务的“固定资产折旧”,下午背经济法的“增值税税率”,效率比单学一科高不少。

2. 哪科更难?其实“难在不同点”,别被“传言”吓倒

总有人说“实务难,经济法简单”,但每年也有很多人实务过了,经济法差几分。其实:

实务难在“理解和计算”,比如“长期股权投资”(虽然初级考得浅,但初学者容易晕)、“收入确认”的复杂案例,需要多做题练手感;

经济法难在“细节多、易混淆”,比如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不同税种的税收优惠,稍不注意就记混。

所以别偏科,根据自己的薄弱点调整时间——理科好的多花时间背经济法,文科好的多练实务题。

3. 备考最容易踩的坑:别只刷题不看书,也别死抠偏题难题

坑1:教材太厚,直接放弃看书,只刷题。教材是“根”,很多真题考点直接来自教材原文(比如经济法的时间、数字),不看书光刷题,遇到稍微变形的题目就懵。

坑2:追求“难题怪题”,忽略基础。初级考试70%都是基础题,比如实务的会计分录、经济法的简单计算,把这些分拿到,及格完全没问题。别在偏题难题上浪费时间,性价比太低。

最后想说,初级会计考试虽然不难,但也需要认真对待。两科就像会计工作的“左右腿”,实务让你“会做事”,经济法让你“不犯错”,缺一不可。记住:备考没有捷径,但有方法——搞懂考点、多练真题、避开雷区,你离证书就不远了。

(注:以上考试内容基于2024年初级会计考试大纲整理,具体以官方最终公布为准。)

免责声明:
本文部分系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重改或删除,以保证您的权益!
相关新闻
更多>
考初级会计师需考哪些科目-初级科目考哪些内容
考初级会计师需考哪些科目-初级科目考哪些内容如果你正准备踏入...
初级会计考试是机考吗-初级会计考试要考什么
初级会计考试是机考吗-初级会计考试要考什么摘要初级会计考试是...
中级会计师考前怎么学-不同科目怎么学习
中级会计师考前怎么学-不同科目怎么学习摘要:中级会计师备考并非...
报考中级会计证要考什么-中级会计考试有什么题
报考中级会计证要考什么-中级会计考试有什么题中级会计证要考3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