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考前怎么学-不同科目怎么学习
摘要:
中级会计师备考并非简单的"啃书刷题",而是需要根据三科特点制定差异化策略。本文结合数万考生实战经验,从科目难点拆解、阶段性规划、记忆方法到避坑指南,手把手教你如何用3个月高效突破,尤其适合基础薄弱或在职备考人群。记住:盲目努力不如精准发力,找对方法比熬时间更重要。
一、备考前必须想明白的3个问题(不然白学)
1. 你的"时间颗粒度"够细吗?
别再喊"每天学3小时"的口号了!真正高效的备考者会把时间拆成"碎片时间+整块时间"。比如:早通勤20分钟背经济法法条(碎片),下班后8-10点专攻会计实务综合题(整块)。亲测:把时间切割到30分钟为单位,效率至少提升40%。
2. 你真的知道各科"痛点"在哪吗?
中级会计实务: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是"重灾区",每年有60%考生栽在这两章
财务管理:公式不是背的!是"推导+应用",比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不理解逻辑刷题等于白刷
经济法:公司法、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占分超50%,死记硬背不如用"口诀+案例"
3. 要不要一次性报三科?
除非你是全职备考+基础扎实,否则建议分2年:
第一年:实务+财管(难度高,早攻克)
第二年:经济法(记忆型科目,后期突击性价比高)
血泪教训:去年有个学员跟风报三科,结果每科都只学了60%,最终全军覆没。
二、分科目攻坚策略(附具体学习步骤)
中级会计实务:理解为王,分录是骨架
特点:内容多(24章)、综合性强(跨章节考点占40%),但重者恒重。
3步学习法:
1. 基础阶段(1.5个月):用"思维导图+分录本"学透核心章节
比如学"收入"准则,先画T型图梳理五步法模型,再把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销售、售后回购等8种特殊情况分录抄3遍,每抄完一个就用教材例题检验
重点章节优先级: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收入>所得税>合并财务报表
2. 强化阶段(1个月):按"业务模块"刷题,拒绝章节孤立
把"资产处置+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组合刷题,这些知识点经常在综合题里"抱团出现"
推荐用真题改编题:比如2022年综合题考了"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可以把2019-2021年同类题找出来对比,会发现考点重复率高达70%
3. 冲刺阶段(0.5个月):搞定"冷门章节"性价比
像政府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每年考5分左右,没必要深究,直接背考点总结(网上很多老师会整理)
财务管理:公式要"用活",拒绝死记硬背
特点:计算量大(去年有考生反映按计算器到手抖)、公式抽象,但逻辑严密。
避坑指南:
错误:把公式抄在笔记本上反复背诵
正确:推导公式来源+用"生活化例子"理解
比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类比成"买股票的风险溢价":无风险收益率(存银行利息)+风险收益率(承担波动的补偿)
实战步骤:
1. 公式分类:把100+公式分成"必须推导""理解记忆""直接套用"三类
必须推导:杠杆系数、资本成本计算
理解记忆:营运资金管理的存货模型
直接套用:财务分析的基本比率(比如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 刷题技巧:用"错题本+Excel复盘"
每道错题标注"错误原因":是公式记错?计算失误?还是题目陷阱没看出来?
比如现金流量计算总出错,就单独整理10道同类题,对比不同场景下"所得税""折旧"的处理差异
经济法:关键词记忆法,告别"背了就忘"
特点:法条多如牛毛,但考点集中,近几年偏向"案例化"考查(死记法条拿不到高分)。
记忆黄金法则:
1. "关键词压缩"法:
比如股东会特别决议事项:"修改章程、增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变更形式",压缩成"章资合分解变",再联想成"章鱼合分解变"(画面感越强越好记)
2. "时间轴+对比表"攻克数字考点:
把"股东出资期限(6个月/2年)""票据权利时效(2年/6个月)"等易混时间点做成Excel表格,每天早晚各看5分钟
3. 案例代入法:
学公司法"股东代表诉讼"时,想象自己是公司小股东,发现高管损害公司利益,该怎么一步步维权?把法条变成"维权剧本"
三、避开这些坑,至少少走3个月弯路
1. 别迷信"押题",真题才是YYDS
每年都有考生花几百块买"内部押题",结果发现90%都是真题改编。记住:近5年真题至少刷3遍,第一遍按章节刷,第二遍按题型刷,第三遍只刷错题。
2. 不要和别人比进度
有人3个月学完三科,有人1个月才啃完实务。进度快不代表掌握牢,慢一点但每章都吃透(比如合并报表学10天),比囫囵吞枣学完全书强10倍。
3. 模考必须掐时间
很多人平时做题正确率80%,一到模考就掉链子。现在就开始用机考系统(财政部官网有模拟系统),严格掐3小时,连答题卡填涂时间都要算进去。
四、最后想说的话
中级会计备考就像跑马拉松,前半程拼体力,后半程拼心态。你可能会在学合并报表时崩溃,会在记财管公式时想放弃,但请相信:那些你熬夜啃下的知识点,都会变成考场上的底气。
记住: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今年的努力,明年拿证时一定会加倍回报你。
(注:以上学习方法基于历年考试规律总结,若遇官方政策调整,以官方最终公布为准。)